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执行将满一年:市民习惯已养成 垃圾分类效果良好

   

 央视网消息:去年7月1日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开始施行。一年就快过去了,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执行得怎么样?来看记者的探访。

       城上城小区位于上海静安区,是一个有1500多户居民的大型居住区,整个小区设置了5个垃圾定时投放点。晚上7点多,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,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对应的垃圾桶内,倒掉湿垃圾后,也会把垃圾袋扔到干垃圾桶内。

1

       现在,小区的湿垃圾分出量从去年7月份的每天不到20桶,增加到目前的每天40多桶,分类达标率也保持在97%以上。为了让居民丢完垃圾手不脏,今年初,垃圾投放点还设置了破袋和洗手装置。

       现在,上海全市1.3万多个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,由2018年底的15%提高到了90%以上。相对居民,商户的管理曾是一个难点。在上海浦东新区北艾路上,沿街店铺的门口都有一块带二维码的门牌,垃圾清运员收集垃圾前会手机扫码,将店铺垃圾分类情况拍照上传,如果发现存在垃圾混投的情况,会向店铺工作人员指出问题,并在手机上给予“差评”,然后推送到负责这条街道的城管队员手机上。

1

       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介绍,目前上海正全力推进干湿垃圾末端设施建设,到今年底,不仅能够匹配垃圾产生量,还能为今后留足“余量”。

       市民从不习惯到习惯,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变化让人欣慰。“垃圾分类,从我做起”,把它从贴在墙上的标语变为全社会的新时尚,需要城市治理精细化,拿出绣花功夫;需要政策执行张弛有道、刚柔并济;也需要市民积极响应、主动配合。破解“垃圾围城”,塑造绿色生活,只要用心,人人都可以做得到。只有把环保当成一种生活方式,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美好。

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每日资讯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