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摧毁旅游行业,携程发财报,它过得还好吗?

携程成立于1999年,去年刚过完20岁生日。

和他同年代成立的明星公司里,有着长串的名字:阿里、腾讯、百度、京东、网易……

这些老牌巨头们,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,触角伸向了各行各业,电商、社交、搜索,等等。

唯有携程,纵向发展,在在线旅游的垂直类目中,独自孤行。

因为疫情,这个21岁的巨头正面临有史以来第二次不可抗力的巨大危机。中国旅游研究院公布数据,“全国旅游业今年预计损失接近3万亿元”。携程作为中国在线旅游平台的代表,冲击可想而知。

2003年的非典,成立5年的携程经历了旅游业的崩溃,恐惧和焦虑传导到携程的业绩上,是“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,顷刻间跌落到归零的境地” 。

当时的携程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酒店分销商和机票代理商,上市指日可待。但非典爆发, 携程的营业额剧降,经营利润跌破了公司红线,直到下半年才有所反弹。

好在,当时的携程势头正猛,业务的应急措施也及时到位,非典过后又碰上暑期,携程的订单量开始反弹井喷,当年12月就火热上市。

但当时今日不可相提并论。

当年的携程,视线之内还没有出现强有力的对手,而今天的携程在经过合纵连横、投资并购后已然成为行业老大。

新的危机来自于自身,利润导向下的捆绑销售、大数据杀熟,舆论讨伐一浪接一浪;也来自于其他维度的竞争者,美团从生活服务切入,已经抢走了酒店住宿的一大块蛋糕,飞猪作为阿里旗下创新旅游平台,不仅有淘宝、支付宝等超级APP的流量支持,商家多了块自有阵地运营私域流量,成了携程的一大威胁。

北京时间3月19日,携程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以及全年财报,最新的情况一目了然。

其中,2019全年GMV达到8650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加19%;Q4净营业收入为83亿元,同比增长10%;全年净营业收入357亿,同比增长15%。利润方面,Q4营业利润达到5.8亿元,去年同期的亏损是1.89亿,全年的营业利润是50亿,2018年只有26亿。

营收基本符合市场的预期,利润也一如既往地没让人失望,财报发布后,携程的股价曾一度涨超11%。但从绝对数据回到成长性上来,携程的总营收和各项业务增速都到了危险的边缘,加上大环境的影响,截止发稿,携程股价美股盘前下跌6.36%。

财报是一个企业的体检表,21岁的携程,能否挺过“中年”危机?

盈利依旧,但增速下降

携程的创始人之一梁建章曾自豪地宣称,“携程的血液里流淌着盈利的基因”。

这在互联网企业的烧钱换增长的模式里,显得独树一帜,也是携程最开始的优势。

从2014年开始,携程只有5个季度出现经营性亏损,2014年Q4、2015年Q1、2016年Q1和2016年Q2,2018年的Q4,从全年来看,盈利占据多数时间。

2019年第四季度,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,携程的营业利润达到了10亿,同比上涨294%;净利润则达到了12亿,同比上涨了132%。全年利润则是65亿,同比上涨了19%。

对利润的追求是一把双刃剑。一方面,携程在股市里所向披靡,巅峰期市值达300多亿美元,另一方面,执着于追求利润损害的是用户和商户的利益。

2013年,梁建章回到携程后为了提高战斗力,把公司划分为业务单元,每个单元有自己的自主权,盈亏能力与收入奖金挂钩。为了追求利润,捆绑销售、大数据杀熟的手段都被用上了,用户体验被牺牲。

携程在合并艺龙和去哪儿,一家独大之后,开始提高酒店的佣金率,大部分酒店佣金变成了10%—15%,少数高端酒店抽成达到20%。有从事酒店分销的业内人曾对媒体表示,“携程肆无忌惮赚钱高佣金,酒店非常被动。”

“携程是不是对短期利润过于看重,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和长期价值?”2017年寒冬,在携程总部的高层会议上,有员工提出质疑。

一家独大时,携程对利润的追求让他错失了引领整个行业升级的机会,一位旅游圈的资深从业人士表示,“携程忙于收割市场,未能基于当前的行业地位提升整个行业发展水平。”

而随着美团、飞猪等不同维度的搅局者进入,携程似乎陷入了更深的危机。

总营收上,携程的增速已经跌到了危险的15%,和2018年持平,而在具体业务上,步伐也显得迟钝。


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每日资讯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